研学旅行怎么策划?看看全国其他学校是怎么做的?浙江研学机构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有侵权行为告之删除)来源:万景文旅 作者:研学达人 | 时间:2020-10-19 21:18 热度: 本文有2066个文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研学路径

‍▍江苏苏州市吴中实验小学:结成联盟,研学“一起玩”‍
吴中实验小学与区内其他三所学校结成联盟共同体开展研学。通过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使整个研学活动过程管理更加精细化。
以“农家乐之旅”为例,活动前,吴中实验小学负责方案细化完善,组织学生进行小课堂研究方案设计,编制研学手册等前期工作;胥口实小负责联系西山文化专家给学生做农家乐专题介绍;长桥中心小学和姑苏实小负责创作研学旅行之歌,组织农家乐晚会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汇聚联盟学校的智慧和资源,来研究开发研学的新形式、新路径。
研学集锦

安全保障

‍▍北京第二中学、北京第十二中学:教师配备有讲究‍
今年,北京市第二中学参与研学旅行的年级是高一和高二,分别前往江南和西安,这也是该校连续第三年实践研学旅行课程了。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钮小桦说,这两地并非是随便挑选出来的,而是结合调研当地学习内容、交通情况和安全系数,在经过3个月的反复性论证后,选出的两条最佳路线。同时,在研学旅行中投入导师制,师生比达到1:10。
为了安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将研学旅行的地点选择在外省市的示范高中,学生住在友好校宿舍,与当地学生同吃同住。不仅更安全,节省了经费开支,学生间还实现了同伴教育的作业。“每到一处,老师最先了解的就是医院和药店的位置。”该校副校长阮守华表示,为了方便管理,在老师配备上学校也颇为用心,每组兼顾了男、女的性别差异,和地理、历史等不同学科教师的搭配。

课程设计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纵横交错的立体课程框架‍
横向上,昌平二中与社会机构合作形成科学研究及考察类研学课程。科考类的课程是普遍受到学校欢迎的课程类型。比如,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科院京区科协、昌平区科协等单位签署了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协作体协议书,与高校携手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
纵向上,以初高中学段为分层,利用国家课程形成系列游学课程、专题研学课程。昌平二中利用国家课程资源和学科实践活动课课时进行研学类课程建设。
▍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设计的“走读西湖”研学课程:以项目整合形式呈现研学课程
内容上:“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实施围绕西湖文化中的人文、自然、艺术、社会的因素,适度参考《我与杭州》、《人·自然·社会》等地方教材中的内容而展开。课程以项目整合的形式呈现,循自然而教,依西湖四季变化,分学段、分时间对西湖物产进行欣赏、探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科学探究、人文交往等素养。在对西湖物象进行梳理、归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科学、人文、艺术三大领域的内容,设计了6个年级6个模块(美食、传说、诗画、物产、山水、花卉)的内容。
活动内容的编排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探究主题由易到难,从单一到组合,充分体现层次性、阶段性。《走读西湖》的每个主题是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具体情况不断地完善、充实,具有生成性,从而满足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这样的课程是确定性与不确定的统一,自成系统却不乏丰富和生动

湖北宜昌

2017年11月,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成为《宜昌市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实践途径研究》课题组成员。世界这本大教材,经老师们的研究,同学们的体验,家长们的合作,以《研学旅行小足迹》记录册为基础,变得越发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一、课前一丰富我的行李箱
一)学校的行李箱:安全预案、方案制订、课程设置
1.安全预案
安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所有家长揪心。以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学旅行,首先需要对研学旅行课程全过程进行安全评估,从人身安全到活动风险,再到天气变化、住宿饮食等,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
案,通过行前一周一节的“生命安全课”,通过《家长的一封信》,做好安
品全知识培训,并对研学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疾病预防、保险保障等做好详细说明。安全先行,便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2.方案制订
学校根据实际,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研学旅行小足迹》记录册,内容包括:个人档案、行程地图、研学公约等。身兼重任的教师,同时担起导游和咨询师的角色,出发前,根据各个学段的不同路线,学校课程处组织老师们在基地或营地、旅行社提供的课程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将活动目标、课程内容、人员安排都融入其中,并预设写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手
段和方法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和安排。这样,对于方案制订便是拥有了一块“奠基石”
3.课程设置
没有课程的行万里路学习,只能是出门长见识。研学应该是自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实现不经意的成长。那么怎样让“研的内容,学的方法,旅的方向,行的途径”等实质性问题,远离传统课堂的说教灌输,真正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呢?学校设计了《研学旅行大世界》校本课程:开发了传统文化、水电文化、自然生态、科普创新、职业体验、人文历史、素质拓展等主题课程来研究探讨,通过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参与体验等形式来学有所获,以宜昌向湖北、中国、世界的区域辐射来进行

协力做好研学旅行----顾明远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中很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现在“研学旅行”很热门,那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从根本上讲就是开阔眼界,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研学旅行”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教育要贯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马克思曾发表过观点,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改造社会、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要实现体脑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有助于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行合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强调了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仅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真正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生活的能力。
 
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同伴合作的过程,比如在日本,中小学专门有一门课程叫做“特别活动时间”。这个特别活动时间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学年都有专门课时,我曾经参观过日本神户小学,他们从一二年级开始做修学旅行,叫“远足”,学生会外出几天,并住在帐篷里,有的五六年级学生要去北海道,晚上自己搭建帐篷、烧火做饭。
 
除了参观日本的修学旅行,我曾在苏联待过五年,经历了那里的夏令营营地活动。我记得中小学每到夏天会有三个月的假期,其中一个月专门叫做夏令营。我当时在那留学是师范生,到了留学第二年,要担任暑假夏令营的辅导员,相当于我们的教师实习环节。
 
其实,关于研学旅行我国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旅游文学家徐霞客,一生行走十万里,全国各地的许多洞穴、高山他都去过,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游圣”,他用30年时间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写下了《徐霞客游记》,“霞客”旅游线已经成为旅游的特色品牌。一位是著名作家鲁迅,他从日本回国以后,在浙江绍兴、杭州当了师范学校的教师,后来做到校长。他带学生去江苏南京参加博物会,学生们坐船、乘车都自己办理,到了南京又在博物会上学到许多知识。
 
因此,我国的研学旅行应该说已经有了一段历史,现在作为课程来实施,更应该强调计划性、目的性。如有条件的家长带着孩子到国内外旅行,这些都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的内容,让孩子开阔眼界,学到知识,学校在课外活动中要渗透研学旅行理念。总之,这项活动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盘锦研学旅行视频:
以上就是浙江万景研学策划机构:http://www.zhongguofozushan.com/qzwl/210.html关于研学旅行怎么策划?看看全国其他学校是怎么做的?内容总体.如果有你营地设计,研学项目策划,活动组织你可以给我们研学达人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