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小镇策划——旅游休闲城市等级划分,以及跨界旅游区发展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有侵权行为告之删除)来源:万景设计 作者:文旅小编 | 时间:2023-08-28 08:56 热度: 本文有836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旅游区作为区域的一种功能性空间,受到行政区划设置和行政边界的明显影响,随着自驾游网络的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跨界旅游区协同发展、和谐共生,逐渐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和小编公司的文旅策划部一起看就看具体情况:

滁州市,小镇策划,旅游休闲城市,跨界旅游区

  一、旅游休闲城市等级划分
 

  1、旅游休闲城市等级划分。8月23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旅游休闲城市等级划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等级划分》),公开征求意见。《等级划分》明确,旅游休闲城市划分为2个等级,从高到低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省级旅游休闲城市。

  2、使用范围。《等级划分》明确了旅游休闲城市等级划分的必要条件和一般条件,适用于直辖市(建成区)或其下属区县、副省级城市(建成区)或其下属区县市、地级市或其下属区县市、县级市的旅游休闲城市等级划分。

  3、标准修订。据介绍,此次标准修订,着重突出“文化特色鲜明”属性,强化“旅游休闲”特色,强化“主客共享”的重要性,突出“旅游休闲产品”的丰富性,在标准名称、框架结构、指标设置、规范表述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优化。
 

  二、跨界旅游区的基本内涵
 

  1、行政区划整合的程度。从行政区划整合的程度来看,跨界旅游区包括分割型和联动发展型,联动发展型,即地方政府设立管委会或其他机构对旅游区进行统一管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区划分割的问题,但管委会和地方政府之间仍然会存在一定的权力交叉和利益冲突。

  2、跨界旅游区的功能。跨界旅游区具有功能复合性、关联性、市场导向性、尺度多样性等特点,跨界旅游区协同治理的重要内容不限于旅游业发展的协同,还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资源、文化传统保护利用的协同。跨界旅游区协同治理的重要内容不限于旅游业发展的协同,还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资源、文化传统保护利用的协同。
 

  三、跨界旅游区协同中的问题
 

  1、内涵更丰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得跨界旅游区空间尺度扩大,内涵更丰富,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是大范围、大跨度的文旅载体,使这些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同样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不可分割性等特点。

  2、推动空间格局重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使自然保护地边界整合重组,生态红线对旅游发展的刚性约束大幅增强,驱动跨界旅游区与周边区域旅游业发展格局重构,原有的自然保护地内的旅游业态退出或是向外围转移,跨界旅游区利益相关者网络重组。

  3、旅游风景道。旅游风景道是增进沿线旅游空间联系的线性旅游廊道,给跨界旅游区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媒介和发展机遇,但风景道也存在建设水平和综合效益不均衡、空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亟须提升旅游风景道体系对跨界旅游区的协同效应。

  4、旅游信息化。信息时代,各行政区都在致力于构建自己的旅游线上营销体系,但不同的行政区在网络营销的制度和技术方面都缺乏相应的合作交流机制,在旅游信息化背景下,跨界旅游区需要实体空间治理和网络空间治理并重,构建跨界旅游区内各景点合作共生的在线旅游营销系统。
 

  更多请咨询我司文旅策划部:https://zhongguofozushan.com/cjwt_Question/1207.html。


相关推荐